第80章 白衣山人李泌(6)
方忆lt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0章 白衣山人李泌(6),大唐帝国的辉煌与变迁,方忆lt,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秦观则从唐室方镇之患的角度评价李泌。他认为,唐室方镇之患持续百余年而不能解,其弊始于天宝之际,唐肃宗未采纳李泌先取范阳的谋略。他感叹,若李泌的谋略能被完全采纳,又岂会有方镇之患呢?
冯梦龙在评价李泌时,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只有才华如李泌者,方有资格大言不惭。他认为,自古以来,大言者仅有两人,即东方朔与李泌。汉武皇帝喜好宏大之志,非大言不能投其所好;唐肃宗对邺侯寄予厚望,若不大言,则无法满足他的期望,而期望若未得满足,肃宗或许会将目光转向他人,如此一来,李泌的志向便难以实现。因此,李泌实乃巧于投合君主心意之人。
冯梦龙进一步指出,李泌曾言:“善料敌者,料将不料兵。”他认为,李泌在策划陕城之事以及王绛揣测魏博局势时,皆运用了料将之法,展现了其深邃的谋略和智慧。此外,冯梦龙还高度评价了李泌在保全广平王以及劝谏唐德宗与回纥和亲方面的功绩,认为这些举动均彰显了李泌回天之力。特别是在郜国一事上,李泌能及早防患于未然,其言辞宛转而激切,使得猜忌的君主不得不信服,强悍的君主也不得不软化态度。冯梦龙赞叹道,这真是万世纳忠的典范之法。
范文澜评价李泌:唐肃宗即位后,虽然有号召全国的政治地位,但缺乏挽救危局的具体谋略和实力。李泌到达灵武,唐肃宗才有了得力的助手。李泌是唐中期特殊环境中产生出来的特殊人物。他经历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三朝,君主尽管猜忌昏庸,他都有所补救和贡献,奸佞尽管妒嫉加害,他总用智术避免祸患。统治阶级争夺的焦点所在,不外名与利二事,李泌自觉地避开祸端来扶助唐朝,可堪称为是封建时代表现非常特殊的忠臣和智士。
陈光崇评价说:李泌具有丰富的政治阅历,目光敏锐,善于洞察事物,又足智多谋。他对唐德宗的弱点有较为深刻的了解,并善于劝谏他,因此,对唐德宗的后期统治具有不可忽视的辅佐作用。
柏杨称赞说:李泌是皇帝李亨的师友,所受的尊崇和信任,举世无匹。而且,李亨就要以战胜者和收复京师的盖世奇功,重返长安。正在这个时候,李泌坚决辞职回山,这种情节,传奇小说里才有;现实政治上,可以说从来没有听见过。。。不过肯自动拒绝扑面而来荣华富贵的人,实在寥若晨星,李泌却彻底做到。只有耐得寂寞,才能保护自己高贵的情操,甚至自己的性命,李泌不但是一位奇士,更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有最高智慧、最高尊严的知识份子,可与西汉王朝的张良媲美。自三世纪二0年代诸葛亮当蜀汉帝国宰相算起,迄八世纪八0年代,六百年间,杰出的宰相不过王猛、房玄龄、杜如晦、姚崇等五六人而已。。而在这寥寥的几个人中。。只有李泌,不仅是王猛之后第一人,在中国宰相群中,也居高位。。李泌绝对有异于传统的知识份子和孔家班的系统,他做事既切合实际而又有前瞻,粮食俸禄,以及疆场作战,都能深入掌握,而外交政策的成功,更料事如神。他当宰相的时间不过也就一年十个月而已,但对国家贡献之大,已无与伦比。李泌的品格,自诸葛亮以来,更是第一人。
南怀瑾这样评价李泌:历来的帝王宫廷,一直都是天下是非最多、人事最复杂的场所。尤其王室中父子兄弟、家人骨肉之意权势利害的斗争。。仗义执言,排难解纷,调和其父子兄弟之间的祸害,实在是古今历史第一人。因此,汪小蕴女史咏史诗,便有“勋参郭令才原大,迹似留侯术更淳”的名句。郭令,是指郭子仪。郭子仪的成功,全靠李泌幕后的策划。留侯,是写他与张良对比。可惜,在一般史书所载的偏见评语,轻轻一笔带过,还稍加轻视的色调。其实,查遍正史,李泌从来没有以神仙怪诞来立身处世。个性思想爱好仙佛,只是个人的好恶倾向,与经世学术,又有何妨?善用谋略拨乱反正、安邦定国,谋略有什么不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