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清源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12章 再相聚,与闺蜜野外交换做爰,吴清源,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餐后甜点时间,对话多了几分感性。陆明谈起某位残障创业者通过小额贷款开便利店的故事:“他的还款记录比很多企业都好,但初期风控模型因为‘健康状况’项亮红灯。后来我们手动调整参数,这才没让算法埋没人性。”他抿了口茶,“合规不是冰冷的条款,而是守住底线的同时创造可能性。”
我深有共鸣,提到新公司推行的“信贷员驻村计划”:“和农户同吃同住三个月,比任何大数据都更能理解真实需求。不过你们合规手册里‘禁止与客户发生非业务往来’的条款,差点让这项目流产。”陆明闻言大笑:“最后不是加了‘特批流程’吗?合规框架要有刚性,但血肉得靠灵活施策。”
结账前,我们聊到行业未来。我预测农村金融市场将出现“省级小贷联盟”,陆明却泼了冷水:“联合放贷容易引发风险传导,除非建立统一的合规标准——比如共享黑名单库但隔离核心数据。”他掏出手机展示刚收到的邮件,“瞧,中国小贷协会正在调研行业分级信息披露制度,或许明年就会落地。”
起身告别时,陆明突然正色道:“你们新推的‘家庭联保贷款’产品,建议把配偶知情同意书从口头确认改为生物识别签署。最近有个判例,妻子以不知情为由成功撤销债务,差点让一家公司赔掉全年利润。”我郑重记下,玩笑道:“这顿饭该算咨询费吧?”他系上围巾走向门口,声音混着风雪传来:“下回你请,记得开发票——合规流程不能少。”
这场午餐对话,恰似小贷行业的缩影:在效率与安全、创新与规范、科技与人性之间不断寻找动态平衡。当我们跨出餐馆,上海的春雨正纷纷扬扬落下,覆盖了秋林百货哥特式的尖顶——那家历经百年风雨的商业地标,此刻仿佛在提醒着:金融的本质从未改变,变化的只是守护它的方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