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辕风雪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3章 陈琳,中国古代名人传,轩辕风雪,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陈琳作为袁绍的重要幕僚,也被曹军俘虏。

当陈琳被带到曹操面前时,曹操质问他:“你当初为袁绍写檄文,骂我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要骂我的父亲和祖父呢?”

陈琳自知性命难保,于是谢罪说:“当时我是身不由己,就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啊!”

曹操本就爱惜人才,且豁达大度,他深知陈琳的才华在当时无人能及。

于是,不仅没有追究陈琳,反而欣赏他的坦诚与才华,任命他为司空军谋祭酒,让他与阮瑀一同掌管曹军的记室,负责撰写军国书檄。

归降曹操后,陈琳的才华得到了更充分的发挥。

他历任司空军谋祭酒、丞相门下督等职,成为曹操的重要幕僚。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操为了彻底消除北方的隐患,决定远征乌桓。

陈琳随军出征,一路上亲眼目睹了曹军将士的艰辛与英勇。

乌桓平定后,他怀着激动的心情创作了《神武赋》。

在这篇赋中,他以华丽的辞藻和激昂的笔触,赞美了曹操北征乌桓时的军容之盛和赫赫战功,“于是六师寔徂,盈旃南指。长毂雷动,羽骑电发。”

将曹操的雄才大略和曹军的威武气势展现得淋漓尽致。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操自任丞相,陈琳随之升迁为门下督。

同年,曹操南征刘表,陈琳可能参加了赤壁之战。

赤壁战败后,曹操退军至襄阳,与王粲、陈琳等一众文人在此设酒赋诗。

在这场宴会上,陈琳写下了《神女赋》。

他通过对神女的描写,将自己在战乱中的感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融入其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借神女的形象抒发了自己复杂的情感,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除了随军出征,陈琳还经常与曹丕、曹植兄弟以及其他文人一起,在邺城游玩宴饮,参加各种文学活动。

当时的邺城,是曹魏政权的文化中心,聚集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人。

他们诗酒唱和,相互切磋,共同推动了建安文学的繁荣发展。

曹丕在《与吴质书》中回忆道:“昔日游处,行则同舆,止则接席,何尝须臾相失!每至觞酌流行,丝竹并奏,酒酣耳热,仰而赋诗,当此之时,忽然不自知乐也。”

从这些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邺下文人集团的活跃氛围和陈琳在其中的重要地位。

在这些文学活动中,陈琳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

如《宴会诗》描绘了文人雅士宴饮聚会的欢乐场景,“凯风飘阴云,白日扬素晖。良友招我游,高会宴中闱。”

展现出当时文人生活的闲适与惬意;《止欲赋》则通过描写男女之间的情感纠葛,表达了作者对爱情的思考和感悟;《武猎赋》以宏大的场面描写,展现了曹操军队的狩猎活动,体现了曹军的威武雄壮;《大暑赋》则生动地描绘了夏日的炎热景象,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慨。

这些作品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既有对宴饮游乐的描写,也有对自然景物的赞美,还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分展现了陈琳的文学才华和艺术风格。

此外,陈琳还擅长写作章表公文。

他的文章喜好用典,讲究对偶辞藻,具有骈体化的倾向。

这种写作风格在当时的文坛独树一帜,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对陈琳的写作才华给予了高度评价,《文心雕龙?才略》篇说陈琳“符檄擅声”;《文心雕龙?檄移》篇又说“陈琳之檄豫州,壮有骨鲠”;《文心雕龙?章表》篇称“琳、瑀章表,有誉当时;孔璋称健,则其标也”。

这些评价,充分肯定了陈琳在文学领域的杰出成就。

陈琳的诗歌代表作《饮马长城窟行》堪称乐府诗歌的杰作。

这首诗以秦代修筑长城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描写征夫在长城边饮马的场景,深刻地展现了繁重徭役给广大人民带来的苦难。

诗的开篇“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短短十个字,便营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氛围。

征夫们在寒冷的长城边饮马,刺骨的河水不仅伤害了马的骨头,也刺痛着征夫们的心。

接着,诗人通过征夫与长城吏的对话,进一步揭示了徭役的残酷。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长城吏无情地催促着征夫们加快劳作进度,而征夫们却发出了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的悲愤呐喊,表达了他们对徭役的不满和反抗情绪。

诗中“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几句,描绘出了一幅战争导致家庭破碎的悲惨画面。

无数的青壮年男子被迫前往边疆修筑长城,留下家中的妻子独守空房,成为寡妇。

而丈夫与妻子之间的书信往来,更是将这种悲剧推向了高潮。

征夫在信中无奈地写道:“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他深知自己归期无望,为了不耽误妻子的青春,竟劝妻子改嫁。

妻子的回信则更加令人心碎:“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拘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她对丈夫的劝嫁感到愤怒,同时也道出了在乱世中人们对生育的无奈和悲哀。

这首诗艺术地概括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的先河。

它以质朴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刻地反映了人民的苦难,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杜甫《兵车行》中“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等句,就被认为是从陈琳诗句“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意化而来。

可见,《饮马长城窟行》对后世的乐府诗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一场可怕的瘟疫席卷中原大地。

这场瘟疫来势汹汹,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许多文人雅士也未能幸免。

陈琳不幸染病,尽管当时的医疗条件有限,但曹操对他十分重视,想尽办法为他医治。

然而,病魔无情,陈琳最终还是没能战胜疾病,与世长辞,一代才子就此陨落。

陈琳的安葬之地,存在多种说法。一说葬于盐城大纵湖七子岛上,当地传说陈琳祖籍即在大纵湖镇,葬处为古射阳堤畔射阳村(今流均沟西四里),且有人声称发现过陈琳的墓穴。

但也有说法认为他葬于下邳,因其死于军中,而下邳为古战场,曹操曾在此征战;还有说葬于邯郸,因唐人温庭筠拜谒陈琳墓时有“铜雀荒凉对暮云”之句,推测其葬于铜雀台下;另外,明清两代《宝应县志》记载陈琳墓在县治东六十里射阳庄,《宝应图经》也提及多部古籍认为陈琳墓在宝应射阳村 。

晚唐诗人温庭筠曾作《过陈琳墓》凭吊这位建安才子:“曾于青史见遗文,今日飘蓬过此坟。词客有灵应识我,霸才无主始怜君。石麟理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莫怪临风倍惆怅,欲将书剑学从军。”

在这首诗中,温庭筠表达了对陈琳才华的敬仰和对其命运的惋惜。

他仿佛与陈琳的灵魂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感慨自己与陈琳一样,空有才华却难以施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火影:我成了宇智波最强王者

看图说话

远征军,从收编溃兵开始称霸南洋

土豆勇者

能变成光的雷奥尼克斯

梦回有亿年

1981小渔村,从赶海买船开始

穷鬼自嗨

性转女频千金,我和霸总玩商战

平核

被逼出宗门后,我继承了一座神墓

时空归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