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神刀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4章 胭脂线索,楚明探案,多情神刀,顶点小说),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清晨,雾气还未完全消散,我和纪白便早早地来到了汉口最繁华的商业街。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上,一辆辆黄包车叮当作响,车夫们拉着客人穿梭在人群之中。行人们步履匆匆,有的是去上班,有的是去赶早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空气中弥漫着早点摊传来的阵阵香气,那是油条、豆浆、包子等食物的味道,让人不禁垂涎欲滴。
在街道的一侧,有一家名为“绮香阁”的胭脂铺。它的雕花木门半掩着,门楣上的金字招牌虽然历经岁月的磨砺,但依然闪烁着光芒。铜制的风铃在风中轻轻摇晃,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这家店的历史。
我和纪白走到门前,轻轻推开那扇木门,门上的铃串随即发出一阵叮当作响。刚一进店,一股浓郁的香气便扑鼻而来,这股香气混合了玫瑰、茉莉和檀香的味道,让人感觉有些喘不过气来。柜台后面,掌柜林文轩正专注地擦拭着进口的香水瓶,他听到门响,抬起头来,看到我们亮出的警徽,手中握着的抹布突然微微一颤,他的目光有些躲闪,手指也在珐琅彩盒上停顿了一下。
“林掌柜,我们想打听个人。”我掏出苏晚晴的照片,推到他面前,“这个姑娘,上个月常来贵店?”林文轩低头看了眼照片,喉结动了动,“这位姑娘确实常来,偏爱我们店的巴黎香粉。”他转身从柜台暗格里抽出张字条,纸张边缘有些泛黄,“上个月她说要出远门,留了封信让我转交。”
字条边角泛潮,墨迹晕染成蓝紫色。纪白凑近细嗅,金丝眼镜在灯光下闪过一道光:“有茉莉香片的味道,和死者胃里残留物吻合。”我盯着字条落款的“鹤”字,遒劲有力的字迹透着几分潇洒,突然想起江滩芦苇丛里,死者耳后也沾着这种金粉。“林掌柜,这香粉最近还有谁买过?”我拿起一旁的香粉盒,沉甸甸的金属外壳刻着精致的花纹。
林文轩擦汗的手帕已经湿透:“这是限量款,整个汉口就卖出五盒,其中三盒都是苏小姐买的。剩下两盒...一盒是商会刘太太,另一盒...”他声音突然压低,“是茶楼‘临江阁’的王老板。”
返回警局路上,纪白突然停步,目光落在街角的药房:“她鼻腔里的迷药成分,我在医学院实验室见过。”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亮起来,“是德国产的氯仿,去年只有三家药房进货。”我们对视一眼,同时转身走向药房。
药房账本摊在桌上,“王鹤年”的名字赫然在目。上个月廿六,他一次性购进了五瓶氯仿。“这个王鹤年,既买迷药,又买香粉,还和苏晚晴的字条有关。”我敲了敲账本,纸页间掉出一张戏票存根,日期正是苏晚晴失踪当晚,地点是临江阁茶楼的戏场。
暮色渐浓,临江阁茶楼的灯笼次第亮起。雕梁画栋间,丝竹声与喧闹声交织。王鹤年身着长衫,正靠在二楼雅座的栏杆上,手中把玩着翡翠扳指,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见我们上楼,他微微一愣,随即恢复如常:“楚探长、纪先生,稀客啊,快请坐。”
我扫视四周,红木桌椅擦得锃亮,墙上挂着名人字画。“王老板,认识苏晚晴吗?”我直截了当地问。王鹤年端茶的手顿了顿,茶汤在杯里晃出细小的涟漪:“略有耳闻,商会会长的表亲,时常来听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